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最新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_第1页
最新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_第2页
最新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_第3页
最新 2024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修订版)最新 2024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修订版) 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2024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根据《2024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医生在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育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 猎取培育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育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实行进一步诊疗措施。 4.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病人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5.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 72 小时,重症一般观察 48 小时,可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 6.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逝后,72 小时停用,特别感染者按特定疗程执行。 7.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一般以 3 日量为原则,最多不超过 7 且(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