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和民族音乐观现代性转换 【摘要】曹安和是中国近现代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对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展具有积极影响与突出贡献。文章以中国民族音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为视角,通过剖析曹安和在琵琶演奏及教学、民族器乐记谱法、民族音乐理论讨论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促成其音乐观形成的客观因素,继而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对曹安和音乐成就的总结。 【关键词】曹安和;琵琶艺术;民族音乐理论;现代性转换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本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面对“欧洲中心论”与“国粹派”的局限性,文化融合的观点为中国近代音乐进展指明了方向。代表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逐步向现代转化,其中不仅包含了“国乐导师”刘天华的开创之举,还包括了其学生曹安和对国乐改革思想的践行。步入近代,受西方女权运动思潮、维新运动思想影响,少数中国女性开始萌发自我主体意识,曹安和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参加到新式教育与新音乐中。中国新音乐起步阶段,她毅然选择学习民族乐器,继承国乐大师刘天华衣钵,成为北京唯一一位女性琵琶演奏家,积极进行琵琶教学活动。曹安和是 20 世纪中国女性音乐家的杰出典范之一,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少有的音乐表演兼理论讨论复合型人才,其自身进展经历及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一、现代琵琶演奏艺术的传承者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新音乐运动蓬勃兴起。对于民族音乐进展方向问题,刘天华一辈做出了成功探究,并开辟出一条可行道路。作为刘天华的弟子,曹安和秉承中西交融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积极开拓民族音乐进展,以自身特长向西方人传授中国民族音乐,实现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互融合。曹安和是 20 世纪中国杰出的女琵琶演奏家[1],上世纪 30 年代已颇具名气。她的琵琶演奏技术绝非一蹴而就,幼年开始学习琵琶,并奠定了扎实的演奏基础。后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随国乐导师刘天华潜心钻研琵琶演奏[2]。曹安和深得刘天华真传,不仅是具备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刘氏嫡传弟子,而且成为继刘天华之后崇明派优秀的传人。此外,曹安和博百家所长,悉心钻研其他流派经典曲目及演奏风格,如平湖派李芳园的《平沙落雁》《霸王别姬》、华秋萍一派的《海青拿鹅》《汉宫秋月》等。上述之全部经历,恰恰是她成为琵琶大家的根本原因[3]。作为民族乐器演奏家的曹安和,延续导师刘天华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积极推动琵琶艺术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