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目前,戏剧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戏剧表演也面临着新的进展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戏剧教学也应当不断创新,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戏剧教学的效率。本文首先从融合性、统一性两方面,阐述了暗示教学法在戏剧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又在此基础上从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言语、眼神等方面,探究了暗示教学法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戏剧表演;运用 目前,许多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由于心理素养较差、缺乏表演经验、表演基本功不扎实等因素影响,时常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出现紧张、沟通等反应。这无疑会严重影响戏剧表演的效果。并打击学生在戏剧学习中的信心。暗示教学法则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消极的心理影响,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戏剧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戏剧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合理应用暗示教学法,激发学生在戏剧学习中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戏剧表演教学急需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暗示教学法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原则 1、融合性 暗示教学法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构建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戏剧表演中重视与学生的和谐、融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戏剧学习中的需求和疑惑,进而因材施教,以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运用暗示教学法,为学生传授戏剧表演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统一性 在运用暗示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将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理性与感性的调节作用。无意识是有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为学生的戏剧学习提供平衡的心理环境。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都会受到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因此,只有将二者统一结合,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戏剧学习潜力,引导学生在戏剧学习过程中实现个性进展。 二、暗示教学法在戏剧表演中的具体应用 1、面部表情暗示的运用 面部表情是人们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不善于掌控表情的人不适合做老师。”可见,在戏剧表演教学中,老师必须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各种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时常通过老师的面部表情揣摩他们的喜怒哀乐,并据此做出相应的举动。例如,当老师面带微笑时,学生就会体会到老师的肯定或鼓舞情绪,进而增强学习信心。而假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表情阴沉,学生就会小心翼翼,整个教学活动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