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智慧社区创新实践动力机制分析

智慧社区创新实践动力机制分析_第1页
智慧社区创新实践动力机制分析_第2页
智慧社区创新实践动力机制分析_第3页
智慧社区创新实践动力机制分析 一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并将智慧社区建设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2024 年住建部颁布《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202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务实推动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发智慧社区移动客户端。”各地智慧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方面,学术界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智慧社区的内涵、特征、平台构建、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营、治理思路等内容。姜晓萍等认为智慧社区的概念应当更加多维度,即智慧社区是指:“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美好生活为目标,以多元组织为主体,以智能化服务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向社区居民提供 192 新视野 城市社区讨论方便、快捷、・透明、公平公共服务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1]相关讨论探究了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了智慧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模式等相关问题。也有讨论跳出了智慧社区建设重技术的思维定势,提倡更加重视“人本导向”。[2]另一方面,学术界基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智慧社区实践,从省、市、区、街道等层面总结、分析了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综上,现有文献多关注智慧社区概念、内涵、标准等学理性探讨,亦或聚焦于街道、市、省等层级的智慧社区平台及其功能的建构,而对于智慧社区创新主体、机制和过程的讨论仍有所欠缺。本文基于 S 市 Y 社区智慧社区创新实践的过程及其主体间互动关系的解析,思考作为实践场域和主体的社区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和定位,尝试探析基层治理中智慧社区的创新动力机制及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S 市 G 区是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一向重视社区治理创新和社区品牌创建工作。Y 社区 2024 年建成,常住人口高达 3997 户,2024 年成立居委会,相对于 G 区以老城区为主体的其他社区来说,是一个典型的新型城市商品房住区。社区居民以年轻、高知、新婚为主要特征。社区内有大量上班族,由于缺少了解社区的时间以及快速沟通的公共空间,更倾向向小区物业寻求帮助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然而,在办理物业权限范围以外的事务时,问题凸显,居民常常“一次咨询二次办理三次补件来回跑”。在线下时间紧张、线上渠道有限的状况下,居民尤其是青年人难以猎取社区活动与服务的最新信息,缺少与其他居民在公共空间沟通沟通的机会,很少参加社区活动,工作压力与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