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浅析

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浅析_第1页
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浅析_第2页
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浅析_第3页
简论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童兵新闻传播是人类有明确动机的社会活动。新闻传播的价值,在于通过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沟通交往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沟通经验、协调行动等目的。除此之外,新闻传媒有时还有这样一种功能:传者借助传媒,宣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压力。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领域的学者,把这种功能称之为“社会排气阀”,也叫“社会安全阀”,即不同阶层、集团的人们,通过新闻传媒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同时又在这种表达与诉求的过程中,让这些阶层、集团的人群发发牢骚,吐吐怨气,不使社会情绪和心头愤懑累积得太多太满,久久得不到释放,最后来个总爆发,酿成社会动乱。新闻传媒的这种特别的社会作用,就是传媒的宣泄功能。 一、宣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宣泄俗称发泄,是一种心理学用语,指人通过某种行为表现来减轻由于情感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的过程。弗洛伊德是最早从这一意义上使用“宣泄”概念的学者。他认为,人的某种本能会使他产生许多同现实生活相冲突的行为冲动,假如这些本能的冲动常常受到压抑便会引发心理紧张,最后导致精神障碍。人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满足这种本能的要求,才能减轻心理压力。因此,宣泄成为防治精神障碍的主要方法。国内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宣泄可以减少人的侵犯性行为,同时又主张社会应该为人们提供宣泄的机会、场所和渠道,并将宣泄行为控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国外有的企业依据这一理论建立了“情感发泄控制室”(Human Control Room)一类设施,让员工在其间发泄对老板或上司的不满与生气,以缓和由于生产线运转节奏过快,身心疲乏,人际关系紧张等造成的心理压力。 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传统的影响和对人权的轻视,对民众的宣泄需求置若罔闻。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变,通过座谈会、民主生活、上级考评、读者来信、上访申诉,以及后来的“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方法,为民众提供一些宣泄的渠道。但民众宣泄的权利在法律上并没有真正确立,畅通的宣泄渠道也未能广泛持久地运转起来。像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这样的开国元勋在党的正式会议上十分克制地提了一些意见,或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或被说成“离右派只差五十步了”,更何况普通黎民百姓宣泄自己不满情绪的奢望了。 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开始,尊重和支持人民的宣泄权利,在全党渐成风气。邓小平主张避开大民主,实行小民主。所谓“大民主”,就是大规模的民运风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Y shop+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适合自己的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