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概念下情境教学应用探析 摘要: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学科知识,注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因此,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设计游戏、展示实验、借助媒体和联系生活等角度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教学理论,落实“三维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情境激趣启思 与旧课程相比,现行的新课程在许多地方都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但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新课程更加注重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学科知识,注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如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进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与政治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的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老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各种资源,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自己逐渐建构、生成的。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根据“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的三步曲进行教学,我发现这一做法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相比,确实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游戏,模拟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讨论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虽然高中生已经不再是儿童,但是他们的童真未泯,玩游戏,冒险闯关仍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领悟学习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如在讲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时,教材本身的内容枯燥无味,假如采纳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备课时,我费尽心思,曾设计了多种方案但仍不满意。最后,我根据哲学本身的逻辑体系,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把哲学比方成一座大厦,老师的身份是导游,学生的身份是游客。由扮演导游的我带领学生参观哲学大厦,但是每到一个景点,学生都必须回答有关问题,层层闯关,才能顺利游完全哲学大厦的全程。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我先介绍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然后进入正式的游戏环节。 在哲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