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美术教学之有效思考 一、美术老师实施新课程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坚持以学生进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美术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美术教学已经习惯于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他们的自我进展需求,例如:美术课堂最常见的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一味地临摹。但在新时期的新课改下还能行吗?这不是抹杀学生的美术天性吗?因此美术新课改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内在的进展与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进展。 2.构建超越美术的动态知识结构 大部分美术老师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对美术知识的常规教学不成问题。而美术新课程却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强调美术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紧随新课改的步伐,学习和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进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开放的动态知识结构,真正实现师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3.掌握老师和学生共同提高的互动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由于贯彻了新的教学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进展,因此给美术课堂带来了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我们要根据实际积极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满足他们自身进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有效促使老师更新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改中,老师将是探究者和开拓者。新课改要求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积极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改提供有力保障。 二、美术新课程下老师角色的转换 1.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一直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讲解,主观上注重课堂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讲授法、讲解法,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和学生一起打破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资源,与他们共同观察、讨论和体验,共同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2.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养教育提出要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全面进展。这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平均进展,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找出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保证每一位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要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