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吴迪 :中国历史课程网本课即参加中国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教育软件大奖赛”(课例组)的一等奖作品。以下为本课教学设计。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学设计省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吴迪本课概述《新航路的开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П)(岳麓版)第二单元的第7 课,在历史必修(II)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孤立走向融合。《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背景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楚;但本课容叙述的时间跨度大,空间围广,涉与到欧、亚、非、美洲广区,有一定难度。作为网络探究课型,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容的整合是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这一要求,我把三维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史料的搜集、梳理与运用的能力。2、 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并学会制作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图。3、理解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课标中要求的历史名词的含义;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沟通。(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小组汇报、合作沟通,体验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学习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会搜集史料,梳理历史信息,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评判2、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3、通过对历史人物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学习,初步树立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情分析省石门中学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通过初中和高中半年的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以与认知水平还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初步具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设计思想与教学策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启发、引导,把学生培育成能够自主地、制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