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新特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文化,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国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软实力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同样举足轻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文化管理成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理念和手段,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而是具有着深刻的历史进展必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定也是具有中国特色,尤其进入新时代,教育和管理环境在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诸多不同程度的新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在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中不断转型工作方法、理念、内容等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和管理好学生。运用文化管理的思想管理学生,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能被接受,提高学生工作满意度和效率。 一、教育部令第 41 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内容解读 2024 年 2 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教育部令第 41 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是在 2024 年 5 月版教育部令第 21 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基础上修订的,新《规定》明确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实施学生管理,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新增“学生申诉”一章等,有多处改动,教育部网站解读新《规定》主要体现了五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二是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制度支持;三是更加注重保护学生权益;四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五是推动高校依法治校,健全转专业的条件和程序[1]。从这些修改的内容以及从教育委员会令第 7 号、教育部令第 21 号到教育部令第 41 号,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更加科学化、法治化和人性化,《规定》的颁布与推新也体现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传统的个人经验管理到整齐化一的科学(专业化)管理渐渐转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即理性管理和感性管理相结合。新修定的《规定》更加符合中国式的学生管理,即把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其中。能否认识到文化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能否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管理在新时代高校学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