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进展述略 [摘要]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禁锢统治的鄂豫皖边区,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为推动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进展,根据地各级政府均设有直接负责文化教育工作的机构。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经验和优良传统,极为丰富和宝贵,是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进展述略 鄂豫皖苏区革命战争的胜利进展,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为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办和进展制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制订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进展规划,确定正确的政策,实行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广阔工农兵的文化、教育和健康水平。 一、文化事业建设 1931 年 7 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特区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政府下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办理文化教育事宜。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提出和各级机构的设立,为指导根据地文化事业的进展制造了重要条件。一是新闻出版事业。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中,把新闻出版作为团结教育苏区人民、打击消灭敌人的锐利武器。新闻出版被列入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提出具体任务、基本思路和队伍建设等相关要求。创办最早的党刊是 1927年 10 月怀宁临时县委出版的《新生活》,鄂豫皖根据地统一后,报刊种类增多,有条件的县及直属区也积极创办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到 1932 年春有 50 余种,既有党报党刊、政府报刊,也有红军报刊、群众报刊等。在创办和发行报刊的同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还鼓舞书籍出版,并在特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出版科,负责书籍出版。还有俱乐部,亦称列宁室,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性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根据地内,几乎每个村镇都设有俱乐部,各个俱乐部内都备有报刊、图书和娱乐器材,供群众翻阅和进行娱乐活动。二是群众文化运动。鄂豫皖军民在反对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因而建立了各种社会文化团体和各种文化设施,群众性文化运动得到极大进展,群众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群众文化宣传队,每队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由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明确的共产党员当队长,成为宣传教育群众的骨干力量。每所列宁初级小学和机关在驻地几乎都设立通俗演讲所,各县文化委员会按期编写通俗演讲大纲,供演讲人使用。各演讲所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联系当时实际进行形势与任务、政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