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退可换可修””“?案例:开开百货公司,在 1988 年下半年提出了“三可”口号,声明:在商品售出后一个月,可退、可换、可修。这一口号在报刊上刊登后,顾客数量大增。开开百货公司座落在繁华的路上,这里顾客虽多,但商店也多,竞争激烈。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占上风呢?开开百货公司想到了搞好售后服务这一招。这家公司提出了“三可”口号,公诸报端。广告见报后第一天,营业额就猛增数倍。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营业额一直呈上升趋势。1987 年公司门市部的营业额只有 1200 万元,而在提出口号的 1988 年,营业额增加到 2800 万元。1989 年以来的营业额也相当高。请看这样一个镜头:有的顾客看着某种羊毛衫犹豫不决,扭头望见店里贴的“三可”口号,立即下了购买的决心。再请听这样几句话:◆“我是慕名从郊区赶来购买的。◆“到这家店买东西放心,因为‘三可’不会使我们顾客吃亏,免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那么,三可”的口号为什么能如此强烈地吸引顾客呢?原因就在于它把顾客视为上帝,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消除顾客购买之忧。1学校食堂是我们每天都要光顾的地方,假如你是东南技工学校食堂的经理,你将会关注哪些人群?你会针对不同的公众开展哪些公关活动呢?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对象第 1 课时一.公众的定义公众-------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2.公众概念具有五大基本涵义① 群体性公众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与某一组织运行有关的群体环境。(已经在本校的学生、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高中即将毕业的2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周边的群众等等)因此,首先应该将组织面对的公众视作一个完整的环境,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自己的公众,注意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协调。② 共同性公众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具有某种在共同特性的群体。这里的共同性即相互之间的某种共同点(比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共同的目的、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意向、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背景),因此会让他们形成相似或一样的态度。例如:一群消费者在同一间超市里购买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因而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便具有在的联系,不约而同地或者有组织的对该超市实行某种共同的行为(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从而对该超市构成一定的公众压力和舆论压力。因此,公众总是和某一特定的共同点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体现了公众的共同性。③ 多样性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