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育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考点 2:教育学的产生与进展书籍作用孔子《论语》我国最早的教育学文献乐正克《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学专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老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杜威《主义与教育》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贤江《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考点 3:教育与人的进展(1)发论的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于人的影响)。(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性恶论)、洛克、华生。(3)影响人身心进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4)个体身心进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考点 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孔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孔德。(2)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奇、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等。(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考点 5: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2)小学主要是综合课程,初中采纳综合和分科并举的方式,高中主要是分科课程。(3)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育;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讨论型课程注重培育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考点 6:泰勒课程设计模式(目标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考点 7:课程容的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3)教材: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直接用于教和学的书籍与工具。考点 8:新课程改革(1)理论基础:人本主义思潮、建构主义思潮和多元智能理论(2)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进展(3)总任务:全面推动素养教育(4)具体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考点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