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理论及追求 一、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特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高级形态,是教育进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别样式。高等教育集中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为人才培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对教育模式的转型和改革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所谓的“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是指以人的自由、人的进展、人的利益和人的幸福作为一切生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则是指充分认识并尊重人在一切活动中的基础作用,“在把人看做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价值和有潜能的个体的前提下,强调关怀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由此来有效地激发人所具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人本身所蕴涵的无限潜能,最终达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培育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始终追求人的全面价值的发挥和自由的全面进展,始终谋求人为了能够达到自我的全面进展而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和机遇,在实现充分的人性化的基础上,表现出民主化和自由化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价值特质。 二、高等教育管理现状的再分析 一方面,既然以人为本是充分认识并尊重人的进展、自由、利益以及幸福等诸多方面的实现为己任,那么这些目标的实现假如没有法律、法规等法制性的强力法律规范和保护,必将受到损害。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制化建设薄弱的现状,这对维护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教育对象等的根本利益都将带来严峻的考验。不可否认,目前高校存在教育管理者在处理高校教育工作和事务时存在权力上的独断性,教育者也就是老师因为考评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及时评优惩恶,而作为教育对象的高校学生也在自我事务的管理上被高校的职能部门收编,丧失了独立管理自身事务的机会和权力。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已成为共识性的管理思路,但是往往存在无法彻底落实的情况,尤其是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意识不仅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还存在对学生的自主进展过分干预甚至是暗箱操作的嫌疑。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参加和管理自身事务的主要组织形式,本身是成为高校党政部门对学生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色彩较重,学生会组织的自治性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这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基本的自主性,使得学生会组织变相地成为高校党政部门的隶属机构,进而导致学生会充当起学校领导来管理学生的一种便捷工具,与学生自我进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初衷严重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