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多维度对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比较分析近两年来被学校专家督导团、二级院系及学生督导的不同职称老师在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等教学质量的评价效果,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纳秩和检验法(Ranksumtest),对被听课老师进行客观、公正分析评估。结果开展多维度的(校级专家督导团、学生及二级院系三位一体)课堂教学评价数据来看,对不同职称老师间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纳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成绩成正态分布。在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以不断地提升,从而达到教学人才培育的目标。 关键词:校级督导团;老师;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质量分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养教育的主渠道,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1]。学生作为老师最直接的授课对象,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互动性和制造性是否受到压抑。为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改进[7],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反馈及改进体系,深化教学改革,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于1999年成立校级督导组,现已是第七届,更名为督导团。2006年制定三级领导听课制度、三级督导和开展学生网上评教[2],组成三位一体的老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图1)。学校根据听课制度,将听课制度作为学校常态化工作全面铺开。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各单位、各院系必须深化教学第一线开展课堂听课、看课或巡视,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客观评价老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状况,促进老师教学能力提升,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10]。 1讨论对象与方法 1.1讨论对象将我校近两年被校级专家督导团、二级院系督导组及学生的不同职称老师作为被评价讨论对象。根据指导性、检查性、学习性听课的评价主体不同,其评价方式和内容略有不同。1.2统计方法及分析采纳多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法(Ranksumtest),经多组样本进行比较,确定P值,P<0.05,按 α=0.05检验水准,做出推断结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根据学科。(如医学类、外语类、社科类、体育类等)不同,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不同等级标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