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职业道德探析 5 篇 第一篇 一、老师的职业道德有别于其他职业道德 由于老师职业的特别性,决定了老师道德和其它职业的区别。老师是传道授业,塑造人的,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它既有同志之间的关系,也有长辈和幼辈之间的情谊,表现了一种不是亲情胜亲情的带有继承性的伦理关系。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确立一条信息渠道形成师生关系之间道德品质的血缘特点。另外,学校教育的原则所确立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一切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并且还要给学生以道德示范。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他的思想、性格、作风、为人处事等道德行为,都会在学生身上折射出来。这就可以看出老师和学生的继承关系。但是,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老师对于学生的长处也应学习,取学生之长补自己之短,与学生一起欢乐地成长,也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成为一种高尚的关系。 二、老师的道德作用 我们的教育方针决定了学生不仅要成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拥有者,也应是无产阶级道德法律规范的履行者。因而,老师既要当好业务知识的传播者,也要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者。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聚集在一起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学生的品德形成依赖于老师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我们的学生都是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在逐步形成期。他们渴望能独立又有依赖性,往往是理智不足感情有余。他们的道德认识、情感、信念、行为、习惯都待于培育训练加强,而这种培育训练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和自身的影响。老师在学生面前有着天然的权威,他是学生模仿的中心人物,不仅老师的衣着、举止、言行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而且老师的情感,老师的意志,老师的道德修养都会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老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其次,老师对学生的爱有着培育学生思想品德“催化剂”的作用。老师的爱学生是一条重要的协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关系较重要的师德法律规范。老师假如有了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被教育者,随时对老师显示出反作用,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尤其突出。假如老师的一种意见和要求被学生认为是好意,是从爱护自己出发,那么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