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学生素养教育思考 一、学会尊重学生 (一)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总有或多或少的缺点,重要的是是否具有敢于纠正缺点的精神。对待学生的缺点,老师首先要正确的去接纳,正视引导,切实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角度出发。犯错误的学生并不是生来就存在的,而是他们分辨是非能力弱,或是当其“自尊”在受到某方面的刺激未能及时给以纠正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不良反应。 (二)尊重学生的意见鼓舞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的作法或建议中的有用之处,对较偏颇的看法,则采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方式,学生定能愉悦接受。居里夫人曾说:“成才的窍门在于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假如老师能采纳学生的意见,并对他们大胆的设想加以鼓舞,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制造欲。总之,老师不是学生心目中的神奇人物,而应该是学生走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知心朋友,要让学生塑造好自己的一生,那就要尊重你的学生。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老师比方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老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老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身无悔。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要搞好素养教育,除了采纳灵活多样的教法开发学生智力外,还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智力因素既指一个人的天资﹑智商,也指后天学习进展形成的聪慧才智;非智力因素则是指一个人的情性﹑脾性﹑行为习惯。教学中我们常见到的不少学生成绩不佳,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欠缺所导致的。 (一)“细心”的培育 细心与粗心相对。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既要向学生讲清粗心大意的危害,同时可给学生指出来由于粗心所造成的失误。平常可多加强对学生作业﹑测验﹑课堂问题的解答,因为这些都非常注重细枝末节,注重深层理解。这样学生缜密细心的思维习惯就会培育起来。 (二)“自信心”的培育 老师应该多规劝﹑激励﹑鞭策学生,抓住学生进步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聪慧才智,肯定学生的光明前途,使学生充满自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了自信,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