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区域下采煤工程实例一、河流下采煤1、淮河淮河下矿井较多,如咀孜煤矿、孔集煤矿、比家岗煤矿、集煤矿等。咀孜煤矿目前年生产能力 30-45 万吨/年,从 60 年代开始运营至今仍在生产;孔集煤矿年生产能力 30-45 万吨/年,从 1964 年生产至 1978 年;比家岗煤矿年生产能力 30-85 万吨 /年;集煤矿年生产能力 200-300 万吨/年。下面以咀孜和孔集煤矿为例加以说明。矿区咀孜煤矿位于淮河漫滩与河床之下。河床底最低标高 10.56m,河漫滩标高 19-21m,河水最低水位16.5m,最高洪水位 24.53m,其流量达 10800m³/s。河水与第四系水砂层有水力联系。矿井煤系底层为二叠系组合石盒子组,两组可采煤层总厚度 10.5-15.5m,煤系底层之上覆盖层厚约 40m,开采上限为-90m。主、副井(工业广场)位于淮河大堤之外,主、副井通过穿堤巷道与采区连接。自 60 年代初矿务局的咀孜、孔集煤矿投产,就处于新生界松散层(空隙)水与淮河河床下开采,因而开展了含水砂层下与淮河河床下的试采讨论,其中咀孜矿淮河河床下开采讨论成果获国家进步一等奖、煤炭部特等奖。180 年代初,在二矿-咀孜矿 22.0k㎡围开展了“矿区解放 A 组水文地质条件与防治方案讨论”,通过52 年 A 组煤工作面的试采,确定了“因地制宜、疏水降压、限压开采、综合治理”16 字水防治方针。在二矿与一矿(局部)地层倒转矿井的岩溶水防治,仍是施工放水钻孔疏于顶板塌陷角以上的岩溶含水层。在咀孜和孔集煤矿东部,采用“疏水降压、限压开采”的岩溶水防治方法。截止目前,连续 32 年无岩溶水突出事故发生。开采过程中,对岩移、水文、覆岩破坏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观测。至今矿井仍处于安全生产,同时未对堤防工程的安全产生影响。2、黄河济西井田位于黄河左岸齐河县境。开采围位于黄河滩区与北展宽区,属于黄河防洪重要建筑物和水体下采煤。在开采区附近有左临黄堤和北展堤。主、副井(工业广场)位于北展堤外侧,主、副井通过穿堤巷道与采区连接。该井田煤层埋藏深度约 500m,煤层赋存深度与底层条件与戴庙井田相近。目前该井田主、副井已完成,巷道工程已穿越北展大堤。3、龙潭河、大汶河新汶矿务局西港矿工作面西部位于底标龙潭河与大汶2河下,莱新公路从工作面上部穿过。工作面长 150m,走向长580m。开采第 19 层,煤层厚 3.0m,中部含 0.3m 夹石、煤层倾角 20°。煤层顶板为砂质页岩,底板为粘土矾岩。低沼气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工作面地质构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