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循历史研讨我国钢琴音乐创作过程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建国 17 年间的钢琴音乐创作;“文革”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新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用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素材、旋律、节奏、调式与和声,创作了许多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革、中国最早进行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应当首推赵元任、萧友梅先生、反映时代精神几乎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共同主题、桑桐在探究民族多声思维方面有独到之处、新中国的成立给全国带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江文也也创作了两首成功的钢琴作品、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和开放,使音乐界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和自由的文化氛围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进展是一个不断探究与创新的过程,中国钢琴音乐以其复音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我国数千年历史的单音体系受到了冲击,并且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中繁衍出了一系列的创作模式,实现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体现在 20 世纪钢琴音乐创作践实践之中。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音乐创作;创作技法;民族风格 钢琴进人中国以来.钢琴家、作曲家们借鉴西方钢琴音乐的创作方法、手段、技术,不断探究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道路,用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素材、旋律、节奏、调式与和声,创作了许多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历史是从 20世纪初期开始的,至今已近一个世纪之久,经历了由初探到成熟的进展过程,本文拟循历史轨迹,以作家作品为线索,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展的过程作如下论述与分析。 一、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革.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意识观念上产生了重大转变,音乐创作也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最早致力于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开始尝试采纳欧洲的作曲技法,冲破了中国传统以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要音乐表现特征的创作手法。在他们的作品中开始注重和声、旋律、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的安排。使钢琴音乐创作形式在中国得以缘起和进展。 中国最早进行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应当首推赵元任、萧友梅先生。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1915 年)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钢琴作品,开始有意识地把欧洲功能和声与中国民族音调有机地结合起来。萧友梅的《哀悼引》,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