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浙江中地置业投资目 录1、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 11.1 产业运作模式 11.2 市场竞争 21.3 技术水平 31.4 主要政策法规 41.5 盈利模式 42、 国外报废汽车回收产业概况 62.1 产业运作模式 62.2 市场竞争 72.3 技术水平 72.4 主要政策法规 82.5 盈利模式 83、 浙江省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 93.1 产业基本情况 93.2 杭市企业概况 94、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风险 114.1 市场风险 114.2 政策风险 115、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机会 145.1 经济效益 145.2 环境和社会效益 165.3 政府支持 176、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案例 196.1 报废汽车回收模式 196.2 相关项目投资 227、报废汽车回收产业项目投资 247.1 技术方案 247.2 设备方案 287.3 建设方案 307.4 投资估算 317.5 经济分析 328、结论 331、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我国汽车报废工作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初走上正规管理,90年代开始获得快速进展。 随着国汽车工业的快速进展,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报废汽车数量也逐年上升。我国 2024 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1 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 300 万辆。 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共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 500 多家,回收网点 3000 余个,从业人员6 万余人。但是,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效益差、资金短缺。 由于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尚处在进展的初期,与国外同产业差距颇大。目前我国汽车注销量占汽车保有量的比率约为 4%,而实际由正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回收的比率不足 1%,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 6-8%的平均回收报废率。1.1 产业运作模式1.1.1 第三方回收模式我国主要采纳第三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主导型的回收运作模式。同时,我国回收企业与拆解企业多为一体,未严格区分回收、拆解、破裂与压扁、再利用等各类企业的分工,但大多数企业只具备回收与简单拆解的能力。1.1.2 进入审批制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1.2 市场竞争 1.2.1 非正规企业抢占市场 2024 年《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取消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证,一些地方误认为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的政策放宽,大量不具备拆解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导致非法报废汽车回收黑市多,高价收购报废车辆、非法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