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数字化临床教学资源讨论 【摘要】论述了护理专业数字化临床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采纳院校合作模式,共建共享,以护理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明确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优化整合形成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评估、护理常规/指南、护理要点、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前沿知识拓展、急抢救理、手术室护理、职业态度/价值观、护理制度与流程、护理人文等 13 个方面的资源内容,并将数字化教学资源推送组建教学平台。为护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为多种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育效果。 【关键词】护理;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教学是培育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效果及护理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水平。《中国护理事业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指出,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提高护理人才培育质量[1]。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教学多以知识传授、培训技能为目标,这种被动传授知识、技能的传统教学制约了护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护理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因此,创新临床教学模式以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护理人才培育与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对接势在必行[2]。但任何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必须以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支撑。为满足教学需求,本讨论采纳院校合作,进行了优质共建共享数字化临床教学资源建设,现介绍如下。 1 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成果颇丰。包括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精品课、标准化课程建设了很多。课程具有标准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作业库等,内容形式丰富,利于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但由于学校专职老师多年来脱离临床,所以教学资源存在与临床实际相脱节、实训课程缺乏生动性、案例库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提高,忽略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育等不足。医院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系统建设,只是一些简单文本 、PPT、图片的堆积,不利于当今信息化、移动化教学的实施,不利于护生临床思维、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运用、终身学习能力等岗位胜任力的培育,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人才培育质量。 2 护理专业数字化临床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院校合作建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