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实习质量探讨论文 护理临床实习是培育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建立临床思维、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方法的重要环节。如何合理安排毕业临床实习,系统地科学管理毕业临床实习,并正确评价毕业临床实习质量,更主要的是如何为实习生搭好通往临床工作这座桥梁,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谈谈如下体会: 1 做好实习前准备 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为了帮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和进入护士角色,我们除对常规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强化练习及考核外,还增加了有关素养和沟通技巧等岗前教育方面的训练。 1·1 职业素养训练:复习已学过的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的有关知识,增加护理程序讲座,进行行为法律规范训练,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在实习过程中如何将护士的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1·2 沟通技巧训练:我们认识到沟通对人、对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化的。为此,我们特意增加了有关沟通方面知识的学习。教给学生与病人交谈时应注重运用心理、社会学原则,即应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角色等来组织不同的交谈内容;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真诚交往,及时做好整体护理。并根据实习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进行组合模拟练习。 2 加强心理教育 了解学生各实习期的心态变化,并实行相应的对策,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核心。护士生因年龄、接受能力、家庭教养、性格特征等气质的不同,在各实习期的心态也不尽相同。 2·1 实习初期心理:以期待心理为主。迫切期待一个技术高、态度好的老师带教。我们要求带教老师做到仪表端庄,对学生和病人和气可亲,对工作仔细负责;操作正规熟练、有条不紊;善于讲解、提问、有意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大胆动手的能力;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怀并理解他们。 2·2 实习中期心理:以尝试自我价值心理为主。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掌握了一些临床操作技能,基本熟悉了临床工作规律,业务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故欲尝试自我价值,希望能够独立操作。为此,我们给予适当鼓舞,带教老师适时给予帮助、指导、提醒,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培育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3 实习后期心理:主要有以下两种:紧迫感:实习后期,大部分学生产生了紧迫感。对学生的积极性,带教老师给予适时鼓舞,并注意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忧虑及厌倦心理:实习就要结束,学生注意力转移到复习功课,或自主联系就业单位,易出现纪律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