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投资和消费研究论文

投资和消费研究论文_第1页
投资和消费研究论文_第2页
投资和消费研究论文_第3页
投资和消费讨论论文 一、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轨迹 (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态势趋于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波动幅度明显缩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50 多年间,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率逐步上升(由 1952 年的 18%上升到 2001 年的 38%),最终消费率相应地逐步下降(同期由 83.2%下降到 59.8%)。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2001 年为 59.8∶38,“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比例平均为 59.5∶37.5,其中 1999 年为 60.2∶37.1,2000 年为 61.1∶36.4;“ 八 五 ” 期 间 (1991 ~ 1995 年 ) 平 均 为58.7∶40.3,“七五”期间(1986~1990 年)平均为 63.4∶36.7,“六五”期间(1981~1985 年)平均为 66.1∶34.5(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最终消费由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其占 GDP 之比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其占 GDP 之比为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相加有时会大于 100%,主要因为净出口为负,使 GDP 总额减少,分母缩小)。尽管 1999、2000 年最终消费率有所回升,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最终消费率仍然低于“七五”、更低于“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总的看,这种变化轨迹可能反映了工业化时期投资与消费的一般演变规律,表明两者的比例关系在根据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导致投资率和消费率大幅度偏离其趋势值。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变化轨迹渐趋平稳。 改革开放开始时,人们对以往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经济进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这时消费率从 1978 年的 62%上升到 1981 年的 67.5%,达到最近 20 多年来的最高值,这种上升或许带有一定的“矫正”性质。80 年代初期和 90 年代初期,也反复出现过投资过热和消费偏冷,但投资率和消费率偏离趋势值的幅度明显小于改革开放以前。90 年代中期以后投资率小幅度下降(由 1995 年的40.8%下降为 2001 年的 38%),而消费率则稳步提高(同期由 57.5%%上升为 59.8%)。这种小幅度变动与趋势线基本重合,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反复出现的大起大落。 (二)在国际比较中我国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 对投资率的国际比较表明,我国目前的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