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进展理论的演变大规模的进展讨论起源于第二次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战后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在原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范围内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政治理念的格局。面对新的局势,西方国家感到必须对第三世界的进展问题进行讨论,以便认识这些国家并对自身可能受到的挑战进行预测.这种学术努力产生了体系庞大的进展理论。当中国也加入了高速进展国家的行列中时,对进展理论演变的过程和历史的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进展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对西方社会科学主流中静态和人类学偏好的一种挑战,它试图在新的基础上对"经典理论"进行重构。其学术努力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进展"成为了社会科学家们讨论的主要项目。进展理论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在二战后的进展趋向,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各种复杂的国情对西方传统的社会变化和转型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促使学者们将第三世界的变化纳入到世界进展的一般规律中去。所以也可以说,进展理论只是人们意识到第三世界的进展是与西方"原生型"进展具有特别的不同质的特点时才开始产生的。反过来,这种讨论尽管是相对发达国家的不发达国家存在的不发达问题而产生的,它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对普遍进展规律的讨论,并取代了原本以欧洲为主体的进展思维方式。 进展理论与进展战略的起源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组织的变化使社会的决策者面临着一项紧迫的任务,那就是寻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途径。所以进展战略通常包含着一位行动者-政府或国家。进展理论与进展战略的这种密切关系,是因为进展问题通常被视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问题,这就使进展理论总具有为决策者提供建议的倾向,而初期的进展理论往往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上,即不发达社会的条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而必须加以改变。改变的原动力只能由政府或类似的机构提供,于是,纯粹的理论与战略之间的联系就很难分开了。 一,关于经济进展战略的争论:以工业为主导 初期进展理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领域.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派别。第一派即所谓资本积累与工业化进展理论,这派理论至今仍有强大的影响.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不断地资本积累和投入并由此导致的工业化是推动落后国家进展的关键。由于其理论影响大,时间跨度长,其基本学说已为广阔学者所熟知。比如强调在收入,积蓄,投资与产出之间保持平衡以达到稳步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哈罗德-多马模式,该模式假定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作生产性投资。他们在实行了凯恩斯投资--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