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农村集体土地是维持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而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土地制度因分散经营而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对于共同富裕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其功能是非常有限的。对农村集体的土地依照市场法则统一进行有效经营、形成规模效益是在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主要措施,这也是我国已经实现小康目标农村的普遍作法。但目前对农村集体土地依照市场规律进行统一经营尚存在法律制度上的障碍,主要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以及缺乏核心权能(处分权),这使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并非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中央已经明确城乡统筹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此相适应,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应该与城市土地法律制度统一起来,这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本途径。本文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概念、特点等的介绍,对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沿革、存在弊端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浅述了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党校的理论学习,就改革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提出的基本思路。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弊端 成因 完善思路目 录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概述1.1 什么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1.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点1.3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1.4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消灭1.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机构2 讨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的重要意义3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及评价3.1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形成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弊端及其形成原因3.2.1 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主要弊端3.2.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4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本思路4.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应该成为独立的法人4.2 强化农民在农村集体中的成员权4.3 将定期金债务制度引入物权法4.4 改革、法律规范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或征用制度4.5 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继续进展的空间注释参考文献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亟待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是维持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而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土地制度因分散经营而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对于共同富裕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其功能是非常有限的。对农村集体的土地依照市场法则统一进行有效经营、形成规模效益是在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主要措施,这也是我国已经实现小康目标农村的普遍作法。但目前对农村集体土地依照市场规律进行统一经营尚存在法律制度上的障碍,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