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硕士讨论生政治理论课程论文题 目: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计转型学 院:文学院专 业:学科教学(语文)学 号:2024120246姓 名:罗希凡班 级:六班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计转型摘要:改革开放 35 年来,我国农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变化,我们看到农民离土外出作为一种新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已被充分认同和接受,对原来乡村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给予了新的容。他们去发达城市打工,为国家经济进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农村的生计与生活方式。他们不仅在消费方式、婚恋方式、子女教育的选择上有了新观念。农村现代生活方式离不开现代科学理念的支撑。35 年来,我国农村正是在现实改造与观念变革的交互作用中走向文明与进步。关键词:改革开放; 农村; 生活方式; 生计转型生活方式是社会进展与社会进步的综合性指标,经济的进展转化为社会的进步,必须通过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出来。改革开放 35 年来,我国农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变化。然而,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确立,整个社会综合系统产生震荡波动,反映在农村生活方式上就表现为新旧文化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是时代大潮带来新的契机与欲望,另一方面是历史积淀下的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一、生存方式的变化新的劳动方式。当我们在繁华都市和小城镇愈来愈多地接触到渗透于城镇生活的农民工时,当文艺作品不断地描写走出大山的小保姆将不再恋家时,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感到其实这已是当代社会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新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流动就像学生上大学一样,春节过后出去一下,下一个春节再回来,有的中间回来一趟帮家里做点农活。我们看到农民离土外出作为一种新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已被充分认同和接受,对原来乡村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给予了新的容。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数量变化图单位(万):在农民的传统心理上,由长期劳动力与土地结合的落后生产方式积淀而成的“好死不如赖活”心态,曾是相当顽固的情结,故土难离,家乡难舍,求稳守成成为普遍的价值趋向。如今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经商,开阔了视野,冲击了旧观念和旧生活方式,使得农民对外出由恐惧转为向往,由鄙视转为艳羡。假如某人长期在家呆着不出去,人们就认为他没有本事,也就是说有一点能耐的人都会出去打工赚钱,应该说,这是“进取”、“冒险”、“竞争”等现代意识在农村的萌芽。此外,离土外出也对留土人员的生活行为带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