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药物治疗的选择重要性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此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症状、疗效、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药物治疗,症状基本缓解。结论学习、正确选择药物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 关键词:慢性胃炎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数是胃窦为主的胃炎,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 慢性胃炎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胆汁反流为常见的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而且某些因素之间可能还有相加或协同损害作用。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以进餐后为重的上腹不适、饱胀、无规律的腹痛、反酸、嗳气、烧灼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少数伴有胃黏膜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慢性胃体炎消化道症状较少,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资料 资料来源辖区某药店,时间是 2024 年-2024 年购买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患者 86 例,其中男 52 例,女 28 例,年龄 28-69 岁,平均 46.5 岁,病程 5-20 年,其中,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 12 例,胃粘膜上皮腺化生 19 例。下面将相关药物阐述如下: (一)胃黏膜保护药 1.吉法酯(Gefarnate,惠加强) 胃黏膜保护剂,提高胃黏膜组织内前列腺素水平及氨基己糖浓度以恢复或加强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溃疡部上皮再生。 2.麦滋林-S(Marzulene-S) 该药含有水溶性奥和 L-谷氨酰胺。水溶性奥能抑制炎症、增加黏膜内前列腺素 E2 的合成保护胃黏膜。L-谷氨酰胺增加胃肠黏膜上皮氨基己糖及葡萄糖胺的合成,参加促进组织修复。主要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和慢性胃炎。 3.瑞巴派特(Rebamipide,膜固思达) 通过上调胃黏膜内各种生长因子及前列腺素 E2 表达,起到促进组织修复、抑制炎症反应、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及抑制氧自由基损伤等作用。用于胃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引起的糜烂、出血及炎症。 4.尿囊素铝 含尿囊素和氢氧化铝成分,尿囊素有保护胃黏膜及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作用;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保护胃黏膜及中和胃酸作用。适用于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