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绪 评 定 手 册目 录一、症状量表概述二、症状自评量表三、抑郁自评量表四、焦虑自评量表五、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使用简要步骤一、症状量表概述工作用诊断标准,定式检查和评定量表的进展,大概是六十年代以来,精神科与临床心理学讨论方法中最大的进展。这些都属于讨论工具的围,应用这些讨论工具,使讨论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本文着重介绍症状量表的基本性质,与其在临床和讨论中应用。症状量表的基本原理没有比较,就没有讨论。讨论工作的最基本一条,就是进行比较。例如把新药物和标准药物进行比较,把某一疾病作类比,如此等等。这类比较,可以是绝对的,那就是谁高谁低,孰优孰劣,那是定性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的,如几种疗法中,哪一种最优,哪一种次之,哪一种较逊,哪一种最差。这里便涉与一个概念,便是“等级”,这是量表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各种表示等级的词汇。例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好坏时,我们会把这个具体的人,和一般的人比较分成若干等级:最好、很好、比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和最差等。这便是好-差系列的 7 级评定法。把这样的方法,加以规化,应用于心理症状的评定,便成为症状评定量表。评定量表中量表一词的原文是“Scale”这个词,可以用作“尺度”、“标度”、“等级”和“比例尺”等。换句话说,是表示数量的概念。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十分基本的问题,人的正常或异常心理活动,能不能正确地测量或估量。开始时人们对此是有怀疑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可以测量的。例如,人的智力或智能的测验,不但已被普通接受,而且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同样,精神症状也是可以评定的,特别是在近 1/4 世纪中,随着临床心理学的进展,症状量表也愈来愈普与,在欧美基本上已不再发表不应用评定量表的论文。评定量表的分类,就其容来分,可以分为诊断量表和症状量表;就其评定方式而言,可以分为大体评定量表和症状(分项)评定量表,或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等。当然,还可根据对象的年龄分为成人用量表和儿童或老人用量表:根据病理情绪分为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躁狂量表等。现在,世界上常用的症状量表,有几十种:还有许多讨论者,根据自己的讨论需要,不断编制出新的量表。症状量表的容症状量表一般包括如下容:一、名称:量表名称可以是仅指明量表的种类,例如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90项症状清单(SCL—90);也可以是既说明量表的类型又指明量表的作者或编制单位,如 汉 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