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_第1页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_第2页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_第3页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讨论分析在对急重症科室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和危机防范、应对等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取得的不同效果。结果通过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急重症科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面临诸多危机因素,通过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应对、化解这些危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有效避开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危机管理模式;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应用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急、重症患者,作为医院面对社会的重要窗口,其诊疗护理工作将面临着高风险,危机因素普遍存在,稍有疏忽各类突发事件、医疗纠纷随时可能产生。它是医院中危机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1,2]。为了及时预判并有效化解各种危机,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诊疗与护理,尽快康复,需要从心理上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规范合理的危机管理模式。心理危机管理是现代医学中有关急诊诊疗护理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作用是将危机因素带来的危害及影响降到最低。它要求医护人员预先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因素进行预判和评析,并实行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3]。因此,在急诊诊疗护理中应用危机管理不容轻视,本讨论探讨的是在我院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共 47 例作为讨论对象,对其实施心 理 危 机 管 理 模 式 。 其 中 男 9 例 , 女 38 例 ; 年 龄 19 ~47(29.1±3.8)岁;高级职称 3 例,中级职称 10 例,初级职称 28例,实习人员 6 例;本科以上学历 20 例,大专学历 23 例,中专学历 4 例。观察、记录并分析讨论对象在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的有关指标的变化,具体指标涵盖:医护人员危机意识、工作能力的状况比较,急诊科危机事件的发生数比较,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满意度比较。 1.2 方法 1.2.1 急诊诊疗护理中的危机因素分析 (1)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态度决定服务质量,在急诊诊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态度极其关键。但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态度较差,由于其面对的是急重症患者,工作紧张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Y shop+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适合自己的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