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生物必修 3 复习提纲(必修)第 1 章 人体的环境和稳态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1、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环境的组成: 细胞液 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环境) 淋巴(3)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稳态概念:在神经 —体液—免疫系统 的调节下,机体会对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起作用的是 Na+ Cl-对细胞液渗透压的维持起作用的是 K+第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组成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2)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外正负,动作电位:外负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3)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各种“觉”的产生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 区受损 →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S 区受损 →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H 区受损 →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V 区受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