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中学体育论文 一、影响中学体育老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体育老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体育老师学会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体育老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制造使人心理健康的条件。 (1)学校压力因素。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体育老师往往不仅要上体育课,还要兼顾几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学体育老师的负担。 (2)中学体育老师自身因素。老师的心理健康意识不足。总的来看,影响中学体育老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与学校等外部因素,老师自身的因素等,都影响着老师的心理健康,但是自身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自己要注意、发现、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另外,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自身因素属于内部因素,离不开老师自己的调节。 二、体育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 (1)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多多少少遇到一定的挫折和困难,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因此,人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失常,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这些困难和挫折,间或出现的心理失常是正常现象,连续的心理失常才是心理疾病。就像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它们就像感冒一样并不是特别的可怕,只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咨询,就能进行自我调节,并且逐渐恢复。 (2)成立老师心理疏导与咨询中心。学校在老师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方面要实行一定的措施,例如成立老师的心理疏导和咨询中心,还要定期对老师进行心理的疏导,真正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在校老师心理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实行措施进行解决。 (3)老师要增强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在加强对老师心理监管的外部条件的同时,还需要老师自己增强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自己的利益、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担心、害怕,以至于出现心理问题,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4)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维护心理健康。体育老师要善于建立能够自我疏导的心理优势,面对工作、人际、家庭等所引起的紧张和疲劳,要学会用平常心对待,信任一切会重新好起来而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每一个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其生命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老师的心理健康既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