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环境下统计学课程翻转课堂教改 摘要:统计学是定量分析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育。文章根据他人及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利用微课环境下翻转课堂对统计学进行教改;利用微课环境,以学生为主改进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能力;改进翻转课堂的考核内容,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从而加强和提高统计应用能力。 关键词:微课;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一微课教学背景下统计学翻转课堂的可行性改进动因 (一)传统教学存在忽视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统计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中,在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数学基础各不相同,特别是文科背景的学生对大学里高数学习具有畏惧心理,对概率论也是比较迷茫;在高数基础比较弱的情况下,学习统计学学的不扎实而且较吃力。传统的课堂中,统计学以讲授为主作为教学方式,学生偏重记忆概念和解题,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不够,为此学生离真正掌握统计技能还有距离。 (二)一些微课的特点形式适宜学生网络学习 微课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短就是微课的时长较短,通常十分钟,小:要求内容小,解决的是个小问题;精,要求选材精致,设计精致;悍,要有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要求非常吸人眼球,让人有兴趣看完。统计学核心内容中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有许多难以理解的概念,这些概念间有时相互包涵如均值分布、置信区间、置信度下的临界值、中心极限定理,这些概念可以构建统计学内容的组件,它们独立且难以理解;传统教法中,学生学习起来也是不易掌握。而一旦把上述的统计学知识用微课的形式展开,用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表现,或者用视频媒体形式,把相关的知识点或教学内容展现成为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活动,就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且在时间的长短上也比较符合学生自我控制注意力能够集中的范围区域,从而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含有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课件、测试与练习以及学习反馈等辅助性学习资源,便于学生的学习管理。 (三)微课背景下的翻转课堂具有对学生能力的培育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通常以老师为主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堂效率低,师生沟通差,学生的参加讨论的比例低,缺乏针对自身特点进行主动学习的能力。微课背景下的翻转课堂可以利用网络的微课让学生进行提前学习,通过翻转课堂进一步的讨论问题,并给与有效的辅导和解决。从而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