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招商的基本知识:票房分账、谈判要点、选址标准、投资回报我国电影放映体制2001 年 12 月 18 日广电总局和文化部颁发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提出院线制将成为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主要机制。电影院线制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20 多个省、市、区成立了 34 条跨区域的院线,将近千家影院收入麾下,控制全国 90%左右的票房。他类似于快餐的连锁加盟,一家影院好比一家快餐店,一条院线好比一个品牌。便于节约拷贝,提高运营效率。我国的电影产业链现阶段,标准的电影产业链主要由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同供应商)、发行商、终端渠道商构成;电影收入构成主要包含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传播、网络等收入构成。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或 MP4、网络等媒介播放)。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纪、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大电影产业链目前在美国进展最为成熟,中国尚处于由传统电影产业链向大电影产业链的过度时期。我国电影票房分账制度实际票房影院售票收入总和(包含院线、发行方售出的团体票)实际票房=观影人次×电影票价分账票房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以影院的票房收入为主。利润在产业核心环节(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的分配以票房分账的形式进行。分账前必须从影院票房收入中扣除 5%的国家电影事业进展专项资金(下文简称”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由电影局直属的国家电影事业进展专项资金办公室负责征收)以与 3.3%的营业税。用于利益分账的剩余部分票房为”分账票房”。分账票房=实际票房—国家电影专项资金—营业税与附加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实际票房×5%营业税金与附加=(实际票房—国家电影专项资金)×3.3%现行分账规定截止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现行的分账比例原则上规定如下:国产片与进口批片:制片+发行 43%,院线+影院 57%(影院 50%,院线 7%)(注:进口批片一般由国发行公司买断地发行权,也有部分由分成条款)进口分账片:制片 35%,发行方(中影/华夏)17%,院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