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方法论讨论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方法论的五种困境:对归纳逻辑的反对、反对方法、当代科学方法论家的自悖、元方法论的困境以及对评价规则的质疑,指出认清这些困境的目的在于寻求科学哲学更深层的理论变革和进展机遇。 【关键词】标准的科学方法论/反归纳/逆归纳/自悖/元方法论标准/无合理性原则 【正文】 综观整个 20 世纪科学哲学的进展历程,可以发现一方面,许多不断涌现的新观念和新理论,尤其是以波普尔的否证论、库恩的范式理论为代表的一些科学方法论既为科学哲学本身带来勃勃生机,同时又表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成功地应用于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理学、接受美学、语言学、历史、政治、文化等讨论领域,使这些讨论展示出全新的分析与境或视野;而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科学哲学却开始走入低谷,成就平平,反响一般,往日的辉煌似乎已不存在。科学哲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萧条的情况?这已成为当今科学哲学家十分关注的论题之一。 在笔者看来,这种境况的原因,在于科学哲学在 20 世纪后期的进展中陷入了重重困境,一时难以摆脱。然而,正是对这些困境的深化分析,有可能孕育科学哲学理论变革和进展的新契机,就象 19 世纪末的物理学危机引发了 20 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一样。因此,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困境在哪里?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些困境?本文即意在对当代科学方法论的五种重要困境加以讨论,(注:鉴于学界对困境 1、困境 2、困境 5 的一些内容比较熟悉,在此仅对这三种困境只作简要的补充性说明。)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科学家的信念不是武断的信念,而是尝试性的信念,它不依据权威,不依据直观,而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1]伯特兰·罗素的这一精辟论断道出了标准的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所在。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构想,标准的科学方法论,一是含有正统的意思,最符合人们思想中科学方法的“原来面目”或经典模型;二是这种构想往往能把其它方法论吸引过来,并成为这些方法论所仿效的对象。该标准的科学方法论坚持唯科学方法之用方显科学本色,科学方法是科学活动的标志,是科学合理性的保证。凭借科学方法,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就可取得成功。这里的科学方法是具有程式性或法律规范性的实证法,尤其是归纳推理,在科学进展与科学证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标准的科学方法论(产生于 20 世纪初)拥有众多的信奉者(包括像罗素在内的逻辑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