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释义第一章 总则《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总则》部分共六条,主要容包括制定《条例》的目的和依据:《条例》所调整的对象与适用围;建设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以与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要求;国家增大采纳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目的和制定依据的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国建筑法》颁布实施后制定的第一部配套的行政法规,也是我国第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条例。建设工程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工作的主要场所,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物质基础。建设工程的质量,不但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进展,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工业、民用、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遍布城乡。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我国经济提供了进展基础和蓬勃的活力。特别是 1998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作出扩大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增发国债,集中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乡电网、经济适用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设施和各种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极为关怀,多次强调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要抓好工程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建设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发生重大垮塌事故,危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巨大,影响恶劣,因此,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的质量是好的。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稳步提高,建成了一批高难度、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如浦大桥金茂大厦、地王大厦、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黄河小浪枢纽工程、京铁路电气化工程等,有的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般的民用工程的质量合格率也在逐年提高,还建成了一批示小区。但是,建设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是,工程垮塌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二是,一些民用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影响使用功能质量通病比较普遍,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三是,不仅在建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更令人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