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 1984 年,国务院进一步下放了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设置等十个方面的权力,有效地解决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这一做法是为了()A.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2. 山西阳泉农民刘宗水在 1981 年 10 月 23 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B.消灭了地主阶级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3.下表中“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得益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时间(年)1980 1981 1982产粮(亿千克)5・026・707.15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方柱状图,推动江苏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C.中国加入 WTO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5. “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A.农村 B.城市 C.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6.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落。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 1979 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 年增长 49%,卖给国家粮食 450 万千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公私合营的进行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省 GDP 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10WXJ1992 网 IbfTODPJflf 肩盘田UHJrJLlMlfT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