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印刷质量关键点控制方案整理

印刷质量关键点控制方案整理_第1页
印刷质量关键点控制方案整理_第2页
印刷质量关键点控制方案整理_第3页
一.色差:1. 批量色差,未进行首件确认或确认不到位(完全是人为因素)。首件确认是避免产品质量发生批量事故的根本方法,包括校对样稿内容、装版方向、套印精度、色相、文字、图案是否清晰、是否空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确认,只有在首件确认完成后,才可以进行正常的开机操作。2. 同批次色差,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不到位。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运行状况的监控,包括油墨的黏度、溶剂的挥发都能及时掌控,换卷后的每卷印刷薄膜必须取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就可以避免发生大的质量事故。二.空印:1. 压印胶辊有明显的凹陷,在胶辊凹陷的地方,没有产生印刷压力,印膜与网点内的油墨无法充分接触而产生;换压印胶辊即可解决。2. 胶辊或者版辊上附有杂质、硬物,经过挤压后,杂物的周围可能形成空印;如果没有压伤胶辊,把杂物清理干净即可。3. 压印力不足,无法使印膜与网点内的油墨充分接触,造成空印。4. 胶辊的跳动,造成印刷压力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时大时小,在压力极小时就有可能产生空印。5. 油墨与版辊的接触面太小(接触面在 1.5—2CM 之间为宜)或者版辊磨损后,导致版辊网穴储墨量不够,印刷出来的图案显得泛白,既像空印又像刮不干净。6. 油墨浓度太大,搅墨棒不转动,油墨分布不均匀,呈空印状。7. 原膜有死皱,或者原膜厚薄严重不均,导致在印刷过程中原膜折叠,使得折叠处无法印上图案形成的空印。解决方法是先调试张力或者导辊,若还是无法解决,则换膜。三.墨线:■■■1. 油墨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滤,油墨中的杂质颗粒(薄膜中夹杂的的纸芯屑或透气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墨槽中的油墨皮、油墨的连结料发生结晶、环境中的灰尘、沙粒掉入油墨中等)等被带入刮刀与版辊面的间隙中,其又不能通过刮刀口而将刮刀局部顶起来,使得刮刀无法将版面上的油墨刮干净,这样就会有油墨通过刮刀间隙转移到印膜上而造成墨线。发生此种现象,必须停机对刮墨刀进行彻底清理。2. 刮刀缺口引起的线条,更换刮刀。3. 油墨不足,偶尔也会有墨线的情况。4. 版辊上有条形凹陷。四.刮不干净:1. 刮刀压力太小。2. 刮刀装得不平衡或者刮刀与版辊之间的角度太小(正常的角度为 30°—45°)。3. 油墨浓度太高,粘附在版辊上的油墨太多,导致刮刀刮墨不彻底。4. 版辊镀铬不好或者版辊使用太久,导致版辊表面的铬层剥落见铜,使得无图案的地方也上墨,而呈现出刮不干净现象。五.堵版:(糊版)1. 油墨干燥太快,导致油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