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译 101 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3)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 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4) 防御机制本身 不是病理的 ,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 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5) 防御机制 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口欲期:0—3 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二、肛欲期:1.5—5 岁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a)本质否认: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c)梦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10、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