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中医面瘫诊疗规范一.概述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口眼 J 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春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明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中医观点: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僻。西医观点: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由感染、病毒、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等,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二.临床表现(一)中医临床表现1. 起病突然,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2. 常有受寒史或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3. 一侧面肌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4. 病侧不能皱眉、闭眼、露齿、鼓颊等。5. 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6. 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向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甚至出现正锐波--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和纤颤波。7. 病理学检查: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二)西医临床表现1. 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2. 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 2/3 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3. 脑 CT、MRI 检查正常。三.中医证候分型1. 风寒袭络:见于发病初期,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 风热袭络:见于发病初期,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风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3. 风痰阻络: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4. 气虚血瘀: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四.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2. 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3. 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