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养老院创业投资计划书中国农村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有兴办敬老院的。下面是网提供的 2016 养老院创业投资计划书,供参考借鉴!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一、当前社会现状及前景展望:首先,退休老人是养生养老度假村的主要目标群体。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或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据统计,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达到 1.44 亿,占总人口的 11%,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 3.2%的速度增长,从 2001 年到 2020 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 万人进入老龄,大约在 21 世纪 40 年代,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顶峰;2030 年前后,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增至 4 亿左右;到 2050 年,我国 60 岁和 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 4.5 亿和 3.35 亿,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421”模式家庭越来越多,即“4 个老人 1 对夫妻、1 个孩子”。这些家庭引发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 4 为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 2 到 3 为老人,养老压力相当大。就北京地区而言:2007 年,北京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超过 243 万,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100名老人中,应有 5 至 7 人能住进养老院也就是说,北京市有 12.15 万至 17.01 万人能住进养老院。由此推算,北京的福利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非常大。1.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人公寓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队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 4 个老人和 1 个小孩,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及社会问题,老年人公寓呼声高涨,呼之欲出。2.养老观念发生转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前人们认为养老院是那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