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幼儿园体育活动是通过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早操等组织形式实现的。各种组织形式共同承担《纲要》规定的体育任务,都有一定的教学因素,既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笔者针对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一、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2]。观察发现,幼儿园体育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早上、下午做操各 15 分钟;上午(或下午)户外体育活动或体育课 15 分钟(有时没有)。总体算起来,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为 30 分钟至 45 分钟,远没有达到《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两小时的要求。主要问题有:1.上、下午户外活动机会少。一是教师将体育活动时间挪为他用。观察到,当带班教师那一天的教学任务未完成时,教师会利用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师将体育活动视为幼儿表现好的奖励。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有时大班的幼儿在吃点心、两个活动之间的空当等时候,会比较好动,显得很不安静。于是教师会说:“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不好,不能下去玩,等你们什么时候表现好了再下去。”就这样,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变成他们练坐的时间。2.上、下午户外活动时间受限制。这主要是由于幼儿易出汗、出汗多造成的。上午,当幼儿穿的衣服过多时,教师担心幼儿出汗过多,一热一冷,导致幼儿感冒;下午,由于幼儿活动后,不用过多久便是离园时间。当天气较热时,教师担心幼儿活动量大,出汗过多,被孩子家长看到,遭到某些家长的不满。(二)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量不均衡。1.不同活动的运动量不均衡。由于户外活动教师大多采取幼儿自由活动的形式,当教师把幼儿带到活动场地、规定活动范围后,几乎每个幼儿立即投入活动中,其运动量便由幼儿自己调节,教师只是在一旁看着,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幼儿。在注重技能训练的体育课中,由于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幼儿在这类活动中大多关注如何掌握技能、与同伴合作等,其运动量相对自由活动会有所减少。2.活动中的运动量分配不均衡。在户外活动和体育课中均有一些不足,活动中的运动量没有一个低高低的过程,即没有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安排活动。教师在活动开始时没有为幼儿预设一个准备活动的过程,使幼儿的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后未安排简单的放松练习或游戏,使幼儿的身体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