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立项申请书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前言 1.1.1 立项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XX 地区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城中村大规模拆迁,使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长,2024 年排放量达到 2000 万吨,2024 年将超过 2000 万吨,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给 XX 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与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目前 XX 市已规划筹建 8~10 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这些消纳场距市区较远,每年需耗用大量建筑垃圾清运费。同时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运输和排放过程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到 XX 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龙头和城市园林化的国际都市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加剧了开采运输能源的消耗。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以混凝土为例,近年来 XX 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成倍地增加,2024 年 1000 万m3,至 2024 年达到 1500 万 m3,与之相应的水泥用量达到 525 万吨,砂 750 万 m3,石子 1050 万 m3。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XX 附近已不允许采砂石,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泾阳、周至等地方能采购,使运输能耗激增,加大了 XX 市交通压力和 CO2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80%以上)资源化利用,直接将建筑垃圾破裂为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砂石料,或利用建筑垃圾中各组分的特点生产处新的建材产品。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进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实现可持续进展、保护环境的必定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差距相当大,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 98%,欧盟国家平均综合利用也超过70%。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但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均处在探究阶段。XX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尽快建立本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示工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探究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