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烈:我的西藏摄影生涯】延时摄影软件哪个好用 陈宗烈简历 男,汉族,高级记者。1932 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54 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新闻纪录电影摄影。1956 年 8 月入藏任《西藏日报》摄影记者。1960 年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1980 年调回北京,任《北京周报》摄影记者。1998 年退休。 1956 年,我 24 岁,是共青团员。那时候上面动员我们去西藏,我一听觉得很新奇,知道西藏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很神奇,到那儿当记者,一定很有意思。我那时候很单纯,年纪也轻,也没什么家的拖累,就报了名,很快就批了,分配到《西藏日报》当摄影记者。 我们是从西北那一路进藏的,当时根本就没什么路,前面的车留下的车辙印就是路。我们是从西宁出发的,走了整整 21 天才到拉萨,据说这还算快的,每天都赶路。现在不一样了,从格尔木到拉萨只需两天。那时候路上什么都没有,一切都得自己解决,自己搭帐篷,煮饭。我们当时坐的是美国道齐 10 轮大卡,拉炮的,什么路都能走,所以比较顺利。这一路我们都没什么高原反应,我是南方人,但我身体特别好,在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宿营了,我们还找了一个平坝打了场篮球,听说那地方有个温泉,我还去洗了个澡。 到了拉萨,一看,完全是陌生的,就象是到了另外一个国度。当时给我们的指示就是要特别注意政策,不要参加社会上的事,平常不要出去,就在院里呆着。一句很形象的语言就是“院子里头是社会主义,院子外头是封建农奴社会”。当时我就有个想法,什么都不让搀和,那我们采访什么啊?领导说别着急,会有任务的,要看具体要求。 我们当时行动很不方便,但我还是提出要求到外边看一看,比如说有医疗队下乡了,我都争取跟着下去,有几次还真争取到了,一去都是好几个月,拍了不少片子。我当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拍西藏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地理宗教环境等等,觉得应该积累这些资料。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对了。 下了几次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农奴的生活实在太悲惨了,非常震惊,从心里感觉这种现状必须要改变。 当时还面临一个情况,1957 年初,就是中央发来一个文件,意思是西藏民主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停止改革,而且规定 6 年不改,6 年以后看情况再说。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大收缩了,很多人又都撤回内地了,比如我们报社原来搞摄影的人有八个,后来就留下了我一个,好象当时整个西藏留下来拍照的也不过五、六个。 到了 1958 年,西藏的情况更加复杂,可以说到处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