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资源流成本会计实现企业废弃物资源减量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资源流成本会计的产生背景;资源流成本会计的讨论情况;资源流成本核算方法的进展脉络和基本原理;展望和思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德国的材料流转成本会计(下称 MFCA)开始于环境保护措施、材料流转会计是在推动环境管理、资源流成本会计源于德国的材料流转成本会计、美国将其讨论重点定位于和计算机系统的结合应用、我国制造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有别于发达国家、针对我国处于改变传统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阶段、资源流成本会计的现实意义、资源流成本会计的未来趋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文章分析了资源流成本会计的演进过程、基本核算原理和进展趋势,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大量消耗资源,资源流成本会计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关键词】资源流;成本;环境管理;生态效率 一、资源流成本会计的产生背景 资源流成本会计(ResourceFlowCostAccounting,RFCA)是我国会计学界借鉴德国材料流转成本会计进展起来的。目的是针对国内制造企业对资源大量需求的严峻形势,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精确核算和控制,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环境负荷的减轻,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进展,促进两型社会的生态化建设。所以探寻资源流成本会计的产生背景就需要追溯到材料流转成本会计(MaterialFlowCostAccounting,MFCA)。 德国的材料流转成本会计(下称 MFCA)开始于环境保护措施,即传统的环境管理方法。最初其强调在生产流程的末端通过环保技术进行污染控制以及为遵守环保政策而进行的环境管理;随着可持续进展的要求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在环境管理会计领域进行了更深化的讨论,结合环境成本从更大范围考虑成本的降低;后来随着流量管理讨论的深化和生态效率概念的提出,MFCA 结合物质流分析和工业生态学的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在生产流程的各个节点考虑材料的流转变化从而查找成本损失的原因和改进措施。将环境成本的概念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并进展形成六类材料流成本,从而清楚地界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使其具有可视化的特征,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使企业可以据此提出改善措施。所以说,材料流转会计是在推动环境管理,进展环境管理会计的过程中进展起来的,属于微观层面环境管理会计的一个工具。其进展轨迹和思想脉络如图 1 所示。 二、资源流成本会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