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分析》指导老师: 柳 学 号:104091B122姓 名:谏完成日期: 2024.6.2 1 引言 1.1 争论与关注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中国大陆新近完成了第一个建成项目:歌剧院。在歌剧院的入口大厅里,前来参观的各界相关人士络绎不绝。在建筑行业部,关于新落成的歌剧院也是众说纷纭。大部分意见是肯定的,但是针对某些部分的处理是否妥当,确也是有不少非议。这可能也是一个明星建筑师的作品所带来的必定效应:争论和关注。1.2 讨论框架在深化讨论之前,先介绍一下本文框架。笔者关怀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建筑学领域,歌剧院作为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的意义;其二,实践领域,歌剧院作为在中国建成的一个本土项目的意义。第一个问题高屋建瓴,走的是文艺片作者路线;第二个问题下里巴人,走的是吃盒饭的群众演员路线。唯有把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考察,才能勾勒出这个七年之痒磨一剑的项目全貌。下一个问题是,如何交织这两条线索。把建筑设计和施工实践分开,容易造成传统的观念对立:设计理念国际领先,完成质量却差强人意,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就被一句“国施工质量有待提高”搪塞下去。德兰达(Manuel de Landa)曾经批判过类似观点:在某种设计方法中,人们认为设计的形式完全是由概念和理性推导所驱动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产物,完全脱离于充斥着物质和能量的具体世界。一旦获得这种思维产物,设计者只需要给予它具体的物理形式,指定材料子系统。这些附加的子系统通常是同质的,缺乏自己的表达,完全服从于设计者的意愿[1]。换句话说,一个把扎哈的设计方案视为“柏拉图原型”,而用单纯用施工质量的游标卡尺来评判完成作品的方式,不利于展开讨论。我们需要引入更有建设性的模型。1.3 基因与表现 (genotype – Phenotype distinction)为了考察歌剧院从方案演化为完成作品的流程,有必要引入生物科学中的两个概念: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基因型所指的是一个生物体所包含的基因,也就是该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表现型则表示某一个生物体特定的物理外观。表现型受到两个因素影响:基因型和环境。通常我们认为基因型决定了一个生物体的进展,但事实上,基因型具有极大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同样的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得到不同的表达,获得不同的表现型,这也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得以立身的基础。因此,当选择歌剧院作为一个生物体,可以设定扎哈事务所最初的竞赛方案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