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与消费流行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广告流行消费需求 论文摘要:广告导致的消费流行多种多样,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公众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和主客观原因。只有掌握流行的条件才能塑造消费流行。 广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方式,促销方式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而不断深化。消费者地位的日益被重视,使得现代广告活动确立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现代广告本着“进入潜在顾客”心智的原则,站在买主的立场上,从外向里,为消费者设计生活,其直接结果是广告引导了消费时尚、加速了消费流行,控制了某种文化趋向。譬如:呀呀学语的城市儿童最先学会的居然尽是些广告词。“牛肉在哪里?”这则广告,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以致在很多场合已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讨论广告与时尚、流行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寻找广告传播的最佳途径。 流行,心理学上解释为“以某种目的开始的社会活动,使社会集团的一部分在一定期间中能够一起行动的心理强制。”它代表了某种生活格式,是众多人相互影响、迅速普及的结果,它会引起众多人的注意、兴趣和模仿,影响到社会的各种人,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连锁的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流行突出表现在装饰、礼仪、生活行为三个方面,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消费流行大致有这样一些: 物质的流行。比如时装、化妆品、装饰品、发型和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等,这些物质形态的流行反映了城市生活中的时髦事物或热点现象,一般都是通过广告的力量来完成的。以洗发水为例,20世纪 70 年代,中国人对头发里的头屑根本不屑一顾,正是在中美合资广州宝洁公司旷日持久的广告宣传下,中国人才认识到,有头屑是件丢人的事,于是人们恐慌了,这种恐慌便慢慢进展为一种时尚:用高级洗发水去头屑。 色彩的流行。商品的标准色是现代企业商品的代表色,它能体现企业经营理念,表现商品特性,在增强气氛、吸引注意方面,能产生强烈的诉求力,使企业和商品的形象能快捷、准确地为消费者所把握。因此,那些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知觉刺激、引发生理反应以及影响生活习惯、社会法律规范、宗教信仰、自然景观的色彩在广告促销中一旦出现,就成为其他企业竟相仿效的色彩系统。像可口可乐的红色、IBM 的蓝色、柯达的黄色、富士的绿色等,已经成为色彩世界中的经典色而被仿效。 语言的流行。成功的广告,其广告词往往不胫而走,流行于社会,被应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口头语。如:“今年二十,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