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 27 年增 143 倍 银行杠杆使用过度致钱荒 与各种暴跌遥相呼应的是暴涨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名简介为“PAB 资金交易员”的微博用户感慨:“下辈子再也不想做资金交易员了!”还有人在微博上做了花圈,用来“哀悼银行间市场吐血身亡同胞”。这一天,中国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参加者们有了足以载入中国金融史册的经历:钱,从来没有这么贵过。6 月 20 日,银行间同业拆借隔夜利率暴涨 578 基点,升至 13.444%历史新高。6 月 20 日开盘,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报 10%,7 天利率报12%,盘中隔夜回购最高成交在令人瞠目结舌的 30%,7 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 28%,均刷新银行间历史记录。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同样涨幅惊人,早盘开始各大商业银行的同业市场交易部门就以 10%以上的利率吸纳存款,11 点半公布的隔夜利率暴涨 578 个基点,升至 13.444%的历史新高,7 天利率涨 292.9 个基点至 11%。受资金利率暴涨影响,银行间债券价格普遍下跌,国债、央票收益率急升,交易所部分企业债跌幅超过 1%。一级市场也未能幸免,当天 4 家发行人公告称,宣布推迟或变更债券发行计划。资金紧张的影响从中国内地波及香港,企业纷纷转向香港筹资。在香港市场,中资企业资金需求居高不下,当地离岸人民币银行间利率从 19 日 4%最高升至 8%。为满足中资企业需求,香港银行业上调存款利率,吸收本地散户投资者的资金。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外汇及利率交易主管 Chan Tak-cheung 表示,许多中资企业在大陆市场难以获得资金,遂转向香港求助。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不见踪影,等来的却是资金成本飙升,加上“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的高层吹风,资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相互作用,引发上证指数大跌 2.77%。始于 5 月:外资流入开始放缓,暴露商业银行杠杆使用过度造成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被银行业人士昵称为“央妈”,以往资金紧张局面出现时,这位“慈母”总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额外资金,并压低货币市场利率,通过这些手段来给商业银行解围。央行的“习惯性解围”,直接导致信贷增速让人窒息。即便在从2024 年 35%的年增速峰值回落之后,国内信贷年增速仍超过 15%。经济学家张化桥在他的书中说,从 1986 年到现在,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21.1%,27 年共增长了 143 倍。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的新增贷款大部分并不是从传统信贷渠道流出。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有大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