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音乐教学中兴趣的培育策略 摘要:幼师专业音乐的教学对象和内容是以培育儿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及表现,所强调的是应该先培育儿童对音乐的感觉,有感觉之后进而产生反应,从中进行音乐认知的学习,最后从认知的基础上来进展音乐各方面的表现能力,这样的思考是以学科为中心。本文将主要探讨幼师音乐老师中兴趣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幼师专业;音乐教学;兴趣;培育 音乐是一连串的声音,在时间及声音空间中进行而构成的。所以音乐是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进一步来说,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通过一定的时间过程才能表达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音乐教学的方法丰富多样、千姿百态,但它们实质上都是活动。所以,对于全体学生,最好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形式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加一切音乐活动。 一、幼师专业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育的意义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专门训练音乐的技能及学习专业的知识的音乐教育,以及通过音乐的教育,即以音乐为媒介实施的教育活动,经由音乐欣赏、歌唱、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的活动经验,发掘培育音乐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并涵养艺术情操,丰富个人的生活。音乐教育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了解音乐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育人人具有艺术文化的历史观,并有回馈社会的归属感。当然就有必要从“社会学”的认知,才能掌握未来音乐教育的脉动。因此,综合学者的论述,讨论者认为国民音乐教育的目的即是借着声音美感的经验,学习音乐知能与技能,进而培育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涵养性情、丰富生活融入生活,并延伸至个人的终身学习。对于音乐教学与评量的内涵有很大的变革,从单一音乐艺术的考虑向度,到整合艺术考虑的向度,再放入人文的内涵,是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前述音乐教育的目的也转而为探讨艺术教育的目的,而音乐学习只是其中一个方法。所以,对于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的观念与实施上的改变提出以下六点:从现代教育到后现代教育、从知识搪塞到基本能力的培育、从学科分立到学习领域的统整、从制式化教学到创意性教学、从课程教学独立到课程协同教学、从艺术的技巧到艺术与人文涵养。 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学习内容繁多,加上很多基本能力的练习需要时间,教学评量的时间更是大大地缩减,没有评量的机制,老师无法将教学发挥最大功效,也从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无法建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