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gard 多规则质控图由 Westgard 等人提出的“多规则”质控方法采纳了一系列的质控规则来解释质控结果。由于选择的这些规则其单个的假失控几率都很低(0.01 或更小)而且其联合规则的假失控几率也很低。这些规则特别是对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均敏感,这样提高了误差检出几率。该方法要求在质控图上绘制平均数±1s,2s 和 3s 质控界限线,这样通过加入一组或几组质控界限就可在 Levey-Jennings 质控图上应用。使用了下列质控规则:12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2s,仅用作“警告”规则,并启动由其他规则来检验质控数据。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3s,就推断失控,该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22s:两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同时超过平均数+2s 或平均数-2s,就推断失控,该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R4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2s,另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2s,就推断失控,该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41s:四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同时超过平均数+1s 或平均数-1s,就推断失控,该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10x:10 个连续的质控结果落在平均数的一侧(高或低于平均数,对偏离的大小没有要求),就推断失控,该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多规则质控方法的使用类似于 Levey-Jennings 质控图的使用,但是质控结果的解释更具有结构化。为了使用多规则质控方法,应遵循下列这些步骤:1、至少 20 天由受控制的分析方法检测质控样本。建议两个不同的质控品具有适当的浓度水平,但单个质控品也可使用。计算每一质控品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建立每一质控品的质控图。质控结果应标记在 y 轴上,设置的浓度围应包括平均数±4s。绘制平均数、平均数±1s、平均数±2s、平均数±3s 的水平线。对于这些线最后采纳不同的颜色,可以将 1s、2s、3s 分别用绿色、黄色和红色表示。x 轴应标记为时间、天或批号和根据要求进行标记。3、在每一分析批中检测两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两个浓度各测一次。记录质控结果,并将结果绘制在各自的质控图上。4、当两个质控结果落在 2s 质控界限之时,接受分析批,报告患者结果。当有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其 2s 质控界限时,保留患者结果。用 13s、22s、R4s、41s和 10x规则检查质控结果。当这些规则其中之一指示出分析批失控了,则推断分析批失控,不能报告患者结果。当所有这些规则指示出分析批在控,接受分析批,报告患者结果。5、当分析批失控时,基于所违反的质控规则可确定发生误差的类型。查找误差类型的来源,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