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患者药学监护讨论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发病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中,将抗病毒药、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增强剂等列为带状疱疹治疗药物。临床路径是指医疗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护士、药师、检验人员及行政人员等,对特定诊断或处置制订的一套标准治疗模式,是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法律规范[2]。国内外讨论结果显示,临床路径的治疗团队中加入药师的药学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降低用药偏差和医疗费用[3-7]。临床药师参加带状疱疹治疗团队,运用药物治疗学的理论,结合疾病特点,制订带状疱疹患者的药学监护路径,可作为带状疱疹临床路径的有益补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提高医疗质量。鉴于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各病种临床路径的制订对于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学监护缺乏系统性讨论,本讨论在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同时,建立法律规范的药学监护路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完善,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同时进行药学监护路径管理,评价其住院期间的用药依从性、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药占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旨在为此类患者提供法律规范化的药学服务,全面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随机选取 2024—2024 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0 例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不伴有并发症)。患者同时伴有的其他疾病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纳入。出院标准:皮疹痊愈,创面已结痂、无水疱或皮疹、创面无感染;神经痛有缓解;无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排除标准:病情危重、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2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 100 例,仅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护服务,未接受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观察组患者 100 例,除接受临床路径的医、护服务外,还由专业临床药师根据药学监护路径对其提供全程药学服务。1.3 带状疱疹药学路径表单的建立。根据原卫生部《带状疱疹临床路径》中带状疱疹临床路径表单,建立“带状疱疹药学路径表单”“入院患者药学评估表”“药品不良反应表”“患者依从性评价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患者用药教育单”。1.4 药学服务的实施。(1)患者入院基本情况评估,形成“入院患者药学评估表”;(2)医嘱审核,向临床医师反馈不合理医嘱,制订个体化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