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1 专业知识素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关键 专业知识素养理应包含教育教学理念、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等素养。假如说教育教学理念是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源泉,那么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则是教学工作的无限动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对老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老师具备很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要求老师从传统的“教书匠”、“经验型”老师逐步向“学者型”、“科研型”老师转变,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讨论者、合作者和学习者。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必须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设计。未来老师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的老师。因此,对师范生的培育也不能局限在“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为此,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必须落实在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 (1)全面规划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实现课程应有价值。要把师范生教育理念的树立、教学思想的形成和专业知识的构建融于专业课程之中。师范生教学理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当然教育类、心理类课程也应该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观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现状假如说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老师突出了“讲”,学生的学习突出了“记”,那么闭卷式“记忆性”考试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多处于“非运用”状态,学生所学的知识难以活化成专业素养。因此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而且应该关注现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增加了解和讨论,强化教学课程的结构调整,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和后续的教学实习紧密结合。 (2)落实师范生专业基础知识。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首先要学“活”,其次是“深”。要深刻理解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背景;要高屋建瓴,兼顾对中小学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通过学术报告、校园网络、校报专版等形式帮助师范生了解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缩小与中小学教学讨论之间的距离,为教育实习以及将来从事老师职业做好充分的专业素养准备。 (3)强化教育实践课程,促进师范生实践知识的获得,亲历“教学教研”过程,提升专业能力。提高对教学实践重视程度,更新观念,把教育实习不仅仅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应用和检验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与知识,而且强化其作为实践知识来源的功能。协调教育实践时间,将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